日期:2025-08-06 15:18:40
围绕德云社相声演员秦霄贤的争议,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便未曾平息,其中最为喧嚣的便是秦霄贤的粉丝群体所引发的风波。
2024年10月,秦霄贤的部分粉丝集体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伪造的官方网站文章,随即遭到官方媒体的辟谣与打击,警方也迅速立案调查此事,局势迅速升级。
2025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案例,分享了有关某知名相声演员粉丝侵犯他人权益的事件,并且央视对该案原告陈女士进行了采访。陈女士随后证实,案件中的两名被告正是秦霄贤的粉丝。
展开剩余78%2025年7月1日,秦霄贤的前女友辛雨锡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并嘲讽了一位秦霄贤的忠实粉丝,并透露自己已经赢得了对该粉丝的诉讼。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粉丝尽管败诉,却依然在现实中继续追随秦霄贤,似乎并未将官司的败诉放在心上,或者对她而言,败诉与追星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通过辛雨锡发布的诉讼文件摘录,我们了解到,这名粉丝还是一位未成年人。在2024年,她曾以未成年身份为由,错误地认为辛雨锡不敢起诉她。然而,正是因为她对法律的无知,她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等方式,恶意捏造谣言,并侮辱辛雨锡,最终导致侵权行为发生,并被辛雨锡提起诉讼。尽管她拒绝接收法院传票,但法律的公正最终未曾偏袒她,她的败诉已成定局。
这一切的经过让人深感遗憾,这位未成年粉丝显然未能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败诉的严重后果。如果她继续顽固对抗,最终她必定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悔恼。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最高法分享的案例中提到的两名被告——孟某和高某,同样是秦霄贤的粉丝。在她们在二审中败诉,并且案件受到了央视与最高法的公开报道后,她们仍未悔改,拒绝向原告道歉并支付赔偿。令人不解的是,究竟是谁给予她们如此的勇气,竟敢无视判决。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娱乐圈粉丝文化的自媒体作者,我不禁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些秦霄贤粉丝的行为背后,正是“饭圈心态”的驱使。饭圈中流行的观念是,“忠诚不仅是绝对的,要么就是绝对的不忠诚。”以最高法披露的案例为例,陈女士仅仅提出了对秦霄贤表演的个人意见,这属于正常的观后感。但她却遭到了以孟某和高某为代表的秦霄贤粉丝的恶意围攻,事态最终发展为恶劣的网络暴力和线下骚扰。
虽然孟某和高某已经败诉且案件被公开报道,但如果她们向陈女士道歉,就意味着承认她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这在她们眼中无异于对秦霄贤的背叛,这让她们无法忍受。失去秦霄贤粉丝群体的支持,她们将丧失自己在其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这或许也是被辛雨锡起诉的那名粉丝的心态原因。如果她向辛雨锡道歉并赔偿,她或许会觉得自己背叛了秦霄贤,而失去继续热爱的资格。这种错误的认知与心理,正是饭圈文化的恶果。
粉丝们为了所谓的“忠诚”,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挑战法律的权威。而这种行为,最终受害的并非只有陈女士和辛雨锡,连同这些粉丝自己也无法逃脱其后果。虽然这些事件源于个人行为,但它们的背后,透露出对德云社和秦霄贤的误解与不当支持。
作为饭圈经济的受益者,德云社和秦霄贤在法律上并无直接责任,但从情理上看,他们不应对粉丝的行为漠不关心。粉丝群体如此激进,既给自己带来麻烦,也无形中影响了德云社和秦霄贤的形象。如果德云社和秦霄贤能更有效地对粉丝进行引导,或许这些纷争能够得到遏制,粉丝的行为也不会一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正如郭德纲所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这些支持秦霄贤的粉丝无疑也是德云社的衣食父母。如今,当这些“衣食父母”陷入困境时,德云社如果继续无动于衷,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性上,都无法站得住脚。
最后,不得不提醒德云社与秦霄贤,粉丝群体的年龄层较低,许多行为缺乏思考与理性。作为公众人物,你们应该对这些粉丝负责,引导他们走向正途,而不是任由这些不成熟的行为继续扩散和蔓延。否则,当问题积重难返,后果可能比现在更加严重。
发布于:山东省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